“強國復興有我”丨醫(yī)學影像學院組織開展暑期“三下鄉(xiāng)”社會實踐活動
稿件來源:醫(yī)學影像學院 發(fā)布時間:2022-08-03 點擊次數(shù):
為使廣大青年學生能在“助力新型農(nóng)村,,傳承紅色基因”實踐活動中受教育、長才干,、作貢獻,,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,,6月28日-7月2日,,醫(yī)學影像學院17名青年大學生在分團委余強老師的帶領下,,赴晉中市榆次區(qū)小西溝村、錦綸社區(qū),、榮軍療養(yǎng)院,,開展了為期五天的“三下鄉(xiāng)”社會實踐活動。
6月28日下午,,醫(yī)學影像學院暑期“三下鄉(xiāng)”服務隊在中都校區(qū)至善B108室舉行了“三下鄉(xiāng)”社會實踐啟動儀式,。學院黨總支書記孫天青、分團委負責人余強帶領隊員們共同學習了“三下鄉(xiāng)”社會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和工作要求,,對實踐活動進行了安排部署,。
傾己所學送健康,科普服務暖人心
6月29日和30日,,實踐隊分別在榆次區(qū)小西溝村和錦綸社區(qū)為居民們開展了測血糖,、量血壓服務。同學們認真地詢問村民基本健康狀況,,一絲不茍地操作儀器進行測量,,耐心細致地回答村民們的咨詢,并針對測量結果給出合理的建議,,受到居民們的嘖嘖稱贊,。
通過兩天的實踐服務,同學們熟練了儀器操作技能,、鍛煉了與人溝通能力,、了解了居民的健康狀況,收獲了書本課堂以外的知識和能力,,紛紛表示受益匪淺,。
學習前輩奮斗史,傳承精神勇向前
7月1日,,實踐隊來到榮軍社區(qū),,聆聽老黨員講述他們的奮斗歷史和光榮事跡。輪椅上失去雙腿的老黨員張保發(fā)聲情并茂地講述了自己從十四歲參軍,、十八歲入黨,,到唱著《中國人民志愿軍軍歌》走上抗美援朝戰(zhàn)場,與戰(zhàn)友們浴血奮戰(zhàn),,最終奪取戰(zhàn)爭勝利的英雄故事,。盡管他把雙腿留在了朝鮮戰(zhàn)場,至今已在輪椅上度過60多年,,但他積極樂觀的精神卻讓同學們肅然起敬,。
為進一步激發(fā)同學們的愛黨愛國之情,7月2日,實踐隊在余強的帶領下,,赴晉中市榮軍休養(yǎng)院,,對“軍休之光”“軍休之家”“精神譜系文化長廊”等展覽區(qū)進行了學習參觀?!熬褡V系文化長廊”集中展示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井岡山精神,、長征精神、延安精神,、紅巖精神,、抗美援朝精神、“兩彈一星”精神,、脫貧攻堅精神等偉大精神,。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照片、一段段催人奮進的文字,,深刻地印在了同學們的腦海中,。
兩天的實踐活動,讓實踐隊員們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禮,。同學們紛紛表示:作為新時代青年,,一定會把先輩們的革命精神傳承下去,把個人的奮斗目標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(lián)系在一起,,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,。
(圖文/薄一姍 董賢賢、趙欣雨,、喬倩倩,、康美玲、安星睿,、田源,、王小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