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)
來源:教育部
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(fā)展方向和學校辦學導向,,發(fā)揮著評價指揮棒 的作用。近日,,教育部發(fā)布了《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 實施方案(2021-2025年)》,方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 義思想為指導,,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 育大會精神,貫徹落實中共中央,、國務院《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 總體方案》,緊緊圍繞培養(yǎng)什么人,、怎樣培養(yǎng)人、為誰培養(yǎng)人這個根 本問題,,以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,,把改革 對學校、教師和學生的評價作為核心要素,,這對于推進立德樹人機制 建設,,確保立德樹人的統(tǒng)領地位,培養(yǎng)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的社會主
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,。
一,、改革對學校的評價,推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
立德樹人是高等學校的立身之本,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高等 學校一切工作的中心,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立德 樹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,,強調“要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大學建設和管理 各領域,、各方面、各環(huán)節(jié),,做到以樹人為核心,,以立德為根本。”為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重要論述精神,,2018年6月21日,,教育部召開了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,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出,,面對本科教育中出現(xiàn)的理念滯后,、投入不到位、評價標準 和政策機制的導向等問題,,必須推進“四個回歸”,也就是“回歸常 識”“回歸本分”“回歸初心”和“回歸夢想”,強調要把人才培養(yǎng) 的質量和效果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,。完善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,首先要改革對學校的評價,,確保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,。
一是辦學思想上,要明確立德樹人中心地位,。要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統(tǒng)領學校一切工作,,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,,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,,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,、為中國共產(chǎn) 黨治國理政服務、為鞏固和發(fā)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,、為改革 開放和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建設服務,。要將落實黨的全面領導、堅持正確 辦學方向,、加強和改進學校黨的建設以及黨建帶團建隊建,、做好思想 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(tài)工作、依法治校辦學,、維護安全穩(wěn)定作為評價學 校及其領導人員,、管理人員的重要內容,堅決克服重智育輕德育等片面辦學行為,,促進學生身心健康,、全面發(fā)展。
二是育人機制上,,要形成“三全育人”合力,。用立德樹人根本任 務統(tǒng)領學校一切工作,就是要求學校事業(yè)發(fā)展,、人才培養(yǎng)體系,、學科 專業(yè)布局、課程體系,、管理體制,、資源條件配置、保障機制,、辦學模 式,、育人方式等都要圍繞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來謀劃、改革和建設,,引導高校的辦學目標和各類資源,、政策導向都主動聚焦到立德樹人這個中心、這個根本上來,,特別是要構建全員,、全程、全 方位“三全育人”機制,,堅持教書育人、管理育人,、服務育人統(tǒng)籌推進,,形成培養(yǎng)目標一致,、職責分工合理、育人合力顯著的立德樹人工作格局,。要把課程建設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突破口,,全面深 化課程改革和建設,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協(xié)同,,充分發(fā)揮所有課程育人功能,。
三是領導體制上,要確保黨的全面領導,。對高校來說,,最重要的 是要堅持和完善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,明確黨委在學校處于領導核心地位,,統(tǒng)一領導學校的工作,,總攬學校改革發(fā)展穩(wěn)定全局,履行把方向,、管大局,、作決策、保落實的職責,,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 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緊緊抓在手上,,貫穿學校教育管理全過程,堅 決克服短視行為,、功利化傾向,。要建立健全學校黨委常委會、校長辦 公會定期研究立德樹人工作,、學校領導深入教育教學一線調研,、為師生上思政課等制度。
二,、 改革對教師的評價,,推進教書育人使命的踐行
教育大計、教師為本,,教師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施主體 和依靠力量,。高校要確保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完成,最根本的是要建 設一支有理想信念,、有道德情操,、有扎實學識、有仁愛之心的“四有” 好教師隊伍,。完善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,,要把改革教師的評價作為關鍵,引導廣大教師認真踐行教書育人使命,。
一是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第一標準,。堅決克服重科研輕教學,、 重教書輕育人等現(xiàn)象,把師德表現(xiàn)作為教師資格定期注冊,、業(yè)績考核,、職稱評聘、評優(yōu)獎勵首要要求,,強化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考察,,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常態(tài)化、長效化,。健全教師榮譽制度,,發(fā)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。全面落實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(yè)行為準則,,建立師德失范行為通報警示制度,,對出現(xiàn)嚴重師德師風問題的教師,探索實施教育全行業(yè)禁入制度,。
二是要突出教書育人實績,。將立德樹人理念融入教師職前培養(yǎng)和 準入、職后培訓和管理的全過程,,把認真履行教育教學職責,,踐行教 書育人使命作為評價教師的基本要求,引導教師上好每一節(jié)課,、關愛 每一個學生,,潛心教書、安心育人,。要規(guī)范高校教師聘用和職稱評聘 條件設置,,把參與教研活動,編寫教材,、案例,,指導學生畢業(yè)設計、 就業(yè),、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,、社會實踐、社團活動,、競賽展演等計入工作量,。高 校青年教師晉升高一級職稱,至少須有一年擔任輔導員,、班主任等學 生工作經(jīng)歷,。要落實教授上課制度,明確教授承擔本(專)科生教學 最低課時要求,確保教學質量,,對未達到要求的給予年度或聘期考核不合格處理,。要將高校教材的編寫使用納入評價體系,獎勵優(yōu)秀教材,。
三是改進教師綜合評價。破除“五唯”頑瘴痼疾,,探索構建科學,、 多元的人才評價制度,注重憑實績,、能力和貢獻評價教師,,推進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、榮譽性,。改進教師科研評價,,突出學術質量導向,重點評價學術貢獻,、社會貢獻以及支撐人才培養(yǎng)情況,,大力推行代表 作評價,完善同行專家評審制度,,綜合采用教師個人陳述,、材料展示、 面試答辯,、同行評議等多種靈活評價方式,,鼓勵教師提交學術論文、 學術專著,、譯著,、教材、學術工具書,、發(fā)明專利,、重要研究報告、制 定國家標準,、行業(yè)標準等多種形式的業(yè)績成果,,全面展現(xiàn)教師在教書育人、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方面的能力貢獻,。
三,、 改革對學生的評價,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
學生是學校立德樹人成效的最終受益者和檢驗者,。評價學校立德 樹人的成效,、教師教書育人的成效最終要看學生的發(fā)展情況,是否德 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,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(yè)的建設者和接班人,。 完善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,,要把改革學生的評價作為核心,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,。
一是要引導學生樹立科學成才觀念,。堅持以德為先、能力為重,、 全面發(fā)展,,堅持面向人人、因材施教,、知行合一,,堅決改變用分數(shù)給 學生貼標簽的做法,創(chuàng)新德智體美勞過程性評價辦法,,完善綜合素質 評價體系,,注重學生學習過程考核、學習能力考核,,以激勵學生全面 發(fā)展,、綜合發(fā)展、個性發(fā)展要求為目標,,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,、厚 植愛國主義情懷、加強品德修養(yǎng),、增長知識見識,、培養(yǎng)奮斗精神、增 強綜合素質,。加強課堂參與和課堂紀律考查,,引導學生樹立良好學風。 探索學士學位論文(畢業(yè)設計)抽檢試點工作,,完善博士,、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工作,嚴肅處理各類學術不端行為,。
二是要完善德育評價,。根據(jù)學生身心特點,科學設計德育目標要 求,,引導學生養(yǎng)成良好思想道德,、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,傳承紅色基 因,,增強“四個自信”,立志聽黨話,、跟黨走,,立志扎根人民、奉獻 國家,。通過信息化等手段,,探索學生、家長,、教師以及社區(qū)等參與評 價的有效方式,,客觀記錄學生品行日常表現(xiàn)和突出表現(xiàn),特別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情況,,將其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,。
三是要重視體育、美育,、勞動教育。建立日常參與,、體質監(jiān)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機制,,將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作為教育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,引導學生養(yǎng)成良好鍛煉習慣和健 康生活方式,,錘煉堅強意志,,培養(yǎng)合作精神。推動高校將公共藝術課 程與藝術實踐,、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(yǎng)方案,,促進學生形成藝術愛好、 增強藝術素養(yǎng),,全面提升學生感受美,、表現(xiàn)美、鑒賞美,、創(chuàng)造美的能 力,,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養(yǎng)成勞動習慣,學會勞動,、學會勤儉,,崇尚勞動、尊重勞動,。